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前言:这是杂志《知日》上的文章,略有删改,并配上插图与音乐。 

    大河剧为什么叫大河剧,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个解释,是指剧集采用“大河小说”改编而成,大河小说之名称来自法语“Roman-Fleuve”的意译,是小说的一个类型,特点是有浓厚的历史意识,主要以一个家族或时代为主题,反映出主角身处的时代变迁。 

    此外也有人认为大河剧只是单单指故事本身就是描述主角身处的时代像滚滚洪流,也有人说大河其实是意指故事描写的是主角像大河一样悠长的一生,故此亦有人称之为“长河剧”,不过这名字比较多用在韩国的历史剧例如早几年在香港大热的《大长今》。  

    但无论如何,以上的解释都是接近的,大河剧就是以一个主角为中心,围绕众多人物、关系复杂的作品。以一段历史的时间为背景,故事编成严谨,虽然部分并非按史实来演,但基本上剧中人物和故事都是可以考证的。 

    另外,很多人把“时代剧”和“大河剧”混淆了。时代剧是指以日本历史为背景的戏剧之统称,大河剧是时代剧的一种,是星期日晚七时于NHK电视台播出的时代剧的专称,不能用在其他时段,故此早几年大热的《大奥》是时代剧,但不能被称为大河剧。 

    大河剧之所以能成功开拍,其实隐藏着和电影之间的战争。当年NHK艺能局长长泽泰治对开拍大河剧抱雄心壮志,希望制作出来的剧集能够有电影的质素,以赢取观众的支持。 

    而要有电影质素,首要条件当然是电影或歌舞伎明星的出演。当时电影界以松竹、东宝、大映、新东宝、东映五间公司为首,他们早在1953年建立了“五社协议”,协议本身是防止演员及导演被其他电影公司挖角,但随着六十年代电视发展迅速,五社协议的主要功能就转变为防止电视台抢走演员去演电视剧。     为了排除困难,NHK派出高层人员,带同剧本和名演员逐个交涉,首先是以“歌舞伎活动不停止”的条件,让当时有名的歌舞伎艺人尾上松梶出演。 

    然后NHK向电影明星招手,和当时大红的演员佐田启二交涉,佐田启二原本也不敢贸然破坏协议,但有次他和旅居美国洛杉矶的友人相谈,知道电视在美国发展一日千里,电视剧将成为明日主流,于是在1962年的夏天决定参演大河剧《花之生涯》,而因为他的加入,“五社协议”迅速崩溃,大河剧自此可以大手囊括当时日本演艺界的红人演出,奠定了皇者的地位。

【一鸣惊人】

花の生涯(1963)剧照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第一部的大河剧是于1963年开始播放的《花之生涯》,讲述江户时代幕末大佬井伊直弼的一声,内容包括了著名的“黑船来航”事件,正好勾起当时社会上崇洋或是仇洋两方面的意识。此剧的平均收视为20.2%,最高为32.3%,成绩很好,于是NHK就放心开拍第二部,亦是大河剧长拍长有的《赤穗浪士》。 

    《赤穗浪士》讲述江户时代幕府五代将军纲吉时之“元禄赤穗事件”,赤穗藩藩主浅野长矩因为受辱而刺伤了高家旗本吉良义央,当时的将军德川纲吉未查明事件就命令浅野长矩切腹谢罪及废藩。赤穗藩的家臣希望透过请愿解决问题但不果,经过一年的痛苦和纠缠,他们一行47人决定夜袭吉良义央的府第把他斩杀,虽然成功报仇但最终他们全被将军赐死,后世因为他们的忠义,称他们为“赤穗四十七浪士”。

赤穗浪士(1964) 剧照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这剧描写47人的内心挣扎和苦恼,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而且忍辱负重最后复仇成功,永远是最大快人心的有吸引力的情节,故此赤穗四十七浪士突袭吉良府手刃仇人的第47集创下了大河剧最高的单集收视,达53.0%,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未被打破,而剧集的平均收视也突破三十点,达31.9%。 

    同时此剧的交响乐主题曲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从此就奠定了“大河剧的主题曲就是交响乐”的传统,而翌年开始大河剧主题曲就开始由NHK交响乐团演奏,直至今天。

    不过大家想看这部经典作品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当年的录像带价格高昂,很多时剧集在播放完后,影带都会被洗去再给其他番组节目运用,就算是逃过这一劫,以当年的科技,影带质量也没可能保存那么多年而不变,故此现时NHK只留存着破纪录的第47集及总集篇,想不到收视高会成为这一集能够流传后世的决定性理由!

【战国情结】

    《赤穗浪士》的成功为NHK注下强心针,大河剧从此成为NHK的皇牌剧目。然而好景不常,很快大河剧的收视就回落,往后的二十年都是保持着十多二十点的平均收视,直到八十年代,因为一部经典的剧目出现,让大河剧踏入最光辉的岁月。 

        1987年,NHK开拍《独眼龙政宗》,故事描写以一己之力,得到仙台藩62万石基础的奥州地区战国武将——伊达政宗的一生。而为什么要开拍这位战国武将的故事,就要提到大河剧在此之前三年的改变。

        1981年大河剧《女太合记》及1983年的《德川家康》的平均收视突破30%,是近二十年来的新高峰,NHK认为大河剧的盛世再临,决定开展新的历史一章,1984年的大河剧《山河燃烧》破天荒首次用近代史作舞台,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昭和时期日本,并以虚构的人物作主角。 

    然而此剧的收视并不理想,比起上一年的《德川家康》收视低了10%还多,1985年NHK再接再厉,推出以大正时代为舞台的《春之波涛》,然而收视更加难看,平均只有18.2%,破了近二十年的新低,于是NHK决定孤注一掷,请来了当时最有人气和实力的桥田寿贺子编写1986年的大河剧《命》。  

    桥田寿贺子是1981年高收大河剧《女太合记》的编剧,1983年她编写的晨早电视小说《阿信的故事》,更是以52.6%的平均收视率成为日本电视史上成绩No.1的剧集,至今未被打破,是当年日本编剧界的首席皇牌。 

    然而她编的这部《命》剧风和传统的大河剧很不同,观众感觉就是在看晨早电视小说的加长版,而且也是唯一一套全剧人物虚构,无半个历史人物登场的大河剧。故事的舞台设定在二次大战后的日本,也就是和《阿信的故事》接近的年代,也许当时她觉得自己擅长写这一类的剧,加上她的人气,NHK也就让她自由发挥。 < n

    《命》的平均收视率有29.7%,算是为大河剧挽回不少失地,但整体来说这一个“近现代三部曲”系列未算成功,故此NHK决定回归传统,开拍大河剧最受欢迎的战国时代背景,《独眼龙政宗》就是这个回归的第一部剧。

【大河剧皇者】

《独眼龙政宗》主角的选拔并没有考虑用大明星,反而决定起用当年仍然是新晋演员的渡边谦出演。他在1986年曾演出晨早电视小说《悍马》,因为演出优秀,因而被拔擢为大河剧主角。然而为什么当时NHK不以名气来决定演出阵容?. 

    因为此剧一开始的选角已经用尽心思,制作群先研究剧中人物的形象,再找适合该形象的演员去演,例如伊达政宗是年轻的新锐大名,就找仍是新人的渡边谦,因为成名的演员不会有那一种新锐的感觉。而早就权倾天下的老人丰臣秀吉,就用上知名度极高的老戏骨胜新太郎,让观众觉得演员和角色相衬,加强欣赏和投入程度,这是近年大河剧不复见的严谨选角。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这一种“演员=角色”的追求,成为了本剧成功的一大主因,特别是“渡边谦=伊达政宗”这个印象于日本人心中简直是牢不可破,无可替代,日本曾经举办过“演员之中谁最适合演伊达政宗”的调查,结果100个人中有100人认为渡边谦最适合演伊达政宗,可见已经是达到“人角一体”的地步。 

    直到十多年后,渡边谦凭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好莱坞电影《最后的武士》入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竞逐时,在记者会说出“终于从伊达政宗那边毕业了”这么一句话,可见伊达政宗这角色对他影响的深远。

依旧帅的要死的渡边谦除了伊达政宗传奇的一声喝独眼的特点受人瞩目,更令人悲哀的是他的“生不逢时”,因此他成为了悲剧的主角。他出生的时候,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丰臣秀吉已经是中年人,等他长大继任家督之时,天下大势已定,以其所处的东北也难发围,故此无论他如何足智多谋也无法夺取天下。渡边谦精湛的演出使得观众更加投入。 

    而这剧的另一个卖点是母子关系,政宗自幼失去右眼样子甚丑,于是他的母亲义姬拥立弟弟小次郎成为家督,其后更意图毒杀他。故事不断铺陈母子间的爱恨冲突,而大半生缺乏母爱的政宗于他死前回光反照之际,藉由他幼儿期和少年期的幻象和母亲对话,化开了多年难解的结,一家人在冥府大团圆。这段关系感动了观众,为剧集带来更大的回响。

     优秀的选角,故事的传奇性和悲剧性,还有感人的亲情,让这部《独眼龙政宗》成为了大河剧的皇者,平均收视率39.7%,在历代大河剧之中排行榜首,剧中梵天丸(政宗的幼名)对其师虎哉宗乙说“梵天丸也要变成这样”的台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就算到了近年,NHK在开播五十周年时举办“想再看一次的节目”投票,此剧得到了大河剧部门的第一名,吸引力一直不减。 

    而这剧也是大河剧首次在片头进行历史解说,让观众对剧中那段历史有更深的认识,解说自此成为了大河剧的传统。而解说中画面采用了不少喝伊达政宗有关的历史遗迹,让观众印象更深,而随着剧集的大热,这些历史片段竟然带动了“大河泡沫”①发这个新的景况。

①:“大河泡沫”是指剧集播映以后,大量游客从全国各地涌至伊达政宗的根据地 仙台 参观游览,而主角渡边谦参加了仙台青叶祭之后,更让这个节日的历史游客人数达到新高,自此大河剧就和日本各地的旅游业展开了紧密的关系,地区[政*府]不断整备改善,目的只为希望大河剧以当地为拍摄舞台。

【从未被超越的黄金三年】

《独眼龙政宗》的成功,卷起了大河剧的热潮。1988年播出的《武田信玄》。第一回收视已经有42.5%,单集收视率最高更有49.2%,仅次于本文早前提及的《赤穗浪士》,而最终平均收视率有39.2%,由中井贵一主演的这位以骑兵震撼战国的一代名将的故事,成为大河剧史上的第二位。 

    继承了《独眼龙政宗》的传统,《武田信玄》的选角也十分出色,直接影响了后世对于这一批历史人物的印象,光荣公司的著名策略游戏《信长之野望》系列中的很多武将形象都是参考了本作的登场演员而画成的。 

    到了1989年,桥田寿贺子再度出山写了《春日局》,善写女角的她,以生于战国乱世的江户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之乳母春日局的一生为题材。春日局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属于强势的角色,但剧集却把她演绎为一位全心献身于乳母之职的女人 

    此剧的首集安排于1月1日播出,因为日本家家户户都要出门到神宫参拜及贺节,结果收视只得14.3%,成为了大河剧历史最低的首回记录,但随着女性观众的支持者不断增加,《春日局》最终平均收视率为32.4%,是大河剧史上的第三位。

中井贵一 版《武田信玄》: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独眼龙政宗》、《武田信玄》、《春日局》是大河剧历史上唯一一次连续三年平均收视超过30%的时期,而这也是大河剧最光辉的岁月,三剧的共通点都是以战国为舞台。其实日本的战国和中国的三国一样,都是国民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故此大河剧的取材,战国有压倒性的优势,当中三大巨头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出现率也是最高的。

【挫折与中兴】

    之后的大河剧收视不复勇,直到1993年大河剧又来了另一次改革,退出了“浪漫大河剧”三部曲,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以主流历史为题材,反而以日本的地方历史为主题,播映时间也由一年缩短为半年至九个月。 

     1993年的《琉球之风》及《炎立》,虽然平均收视率颇低,只有17%左右,但好歹还有地方人士的好评,然而到了1994年的《花之乱》,因为剧情让人难以理解,故事黑暗复杂,本局的平均收视率得到大河剧史上最低的14.1%纪录。 再一次改革失败的大河剧,理所当然地回归到幕府和战国的主流题材,1996年的《秀吉》也就成为了大河剧中兴之作。

    这部剧集以丰臣秀吉为主角,历史上秀吉一直被称为猴子,NHK就找来非常有猴子感觉的竹中直人去演,加上渡哲也演出被誉为最有威严的织田信长,一众角色都能让观众认同,就像《独眼龙政宗》一样“人角合一”,所以得到广泛的支持。第一季的收视已有26.6%,比起“浪漫大河剧”三部曲任何一集都要高。   

    而《秀吉》的第一集更加发生了流传千古的事件,剧中竹中直人演的秀吉穿着传统裤裆,观众能从画面上若隐若现地看到其下体,这个情况在一直以正面健康形象示人的NHK来说可谓惊天动地的新闻,引发社会的轰动,剧集的收视从而快速攀升至30%以上。 

《秀吉》剧照: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剧集的高潮在30集本能寺之变,由渡哲也演的信长在剧中刎颈自杀,喷出大量鲜血,这一大河剧少有的壮绝场面,成为了大众的话题。信长刎颈的构想后来在《功名十字路》中也被沿用。

    而这个壮烈的30话收视却只得26.4%,原因是当日JNN直播亚特兰大奥运的女子马拉松,引发收视大战,而同一天朝日电视台转播阪神对巨人的棒球赛在进广告前播报员竟然说出“敌人就在本能寺与亚特兰大”!这充分说明了当日电视台互抢收视的激烈战况,因而成为经典名言。 

    然而,《秀吉》的收视也随着信长的自杀而下跌,由本来平均32%下降到28%左右,而且本剧对于秀吉万年的阴暗面轻轻带过、未有详细描写的做法也为人批评,结果平均收视为30.5%,成为了至今最后一部收视超越30%的大河剧,而竹中直人与渡哲也在此剧的演技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从实力到偶像大河剧的收视率江河日下,连续五年下跌,由30.5%直降至2001年《北条时宗》的18.5%,而NHK为了再度振兴大河剧,又一次想出了变革,但今次改变的不是剧本和时代,而是演员。 

    一直以来,大河剧的选角都是以实力派演员再另加少量有潜质新人而成,这个做法一直被广泛认同,因为大河剧对演员的演技要求较高,历史人物的形象不容许有任何被破坏,但这种严谨并不能吸引新一代的电视观众。电视台为了开拓新的客源,决意起用偶像派演员作主打。    大河剧偶像化的第一步,是2002年的《利家与松》,故事是围绕侍奉过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前田利家,及其以贤能闻名的妻子阿松为中心展开。他们互相恩爱扶持,在乱世当中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取一席之地。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这剧启用了很多年轻的演员作主要角色,包括伊藤英明、成宫宽贵、竹野内丰等等,而最重要是找来了当时刚刚结婚、人气强劲的反町隆史与松岛菜菜子夫妇共演,加上当年半偶像半实力的皇牌唐泽寿明,另外再找来《秀吉》之后再次出山的编剧竹山洋,打造出了强大的台前幕后班底。另外,本剧罕有地出现双主角的情况,菜菜子更是首度参演大河剧,故此绝对是未映先轰动。  

    而为了加强明星效应和创造收视,剧本作出了相应的改动,史实与地理方面不合理的部分极多,对主角前田利家个人的美化十分明显,历史上他侧室成群,剧中就改成只有阿松一个,而阿松嫁给利家时是12岁,但电视台却让菜菜子于这时候提早登场,结果出现两极化的情况。  

    好在这些明星的粉丝,还有一部分大河剧的观众,对于让有外表名气的演员参演大河剧这一点十分受用,特别是对松岛菜菜子赞美最多,本剧被认为是她演艺生涯成功转型的重要作品。但不好的一面在于一直追看大河剧多年的观众,觉得这样的改动已经让大河剧不再似大河剧。  

    姑且勿论口碑是好是坏,这部《利家与松》在话题性方面的确是大胜一仗,收视平均有22.1%,最高为27.6%,收复了之前数年的失利。而演员方面除了松岛菜菜子之外,其夫反町隆史演的织田信长集霸气与温柔于一身,广受欢迎、深入民心,编剧竹山洋称他“演绎出从来没见过的信长”,还有香川照之演出自尊心强而且顽固的丰臣秀吉,颠覆了以往秀吉的老好人形象,也受到不少观众的支持。 )

    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大河泡沫”的重现,《利家与松》也带动了前田家的故乡——石川县金泽市的发展,此剧大结局在当地的收视超过80%,并带起了前往当地旅游的热潮,同时剧中另一主要取景地京都也因而受惠。 

【进退两难】

    因《利家与松》的成功,NHK继续了大河剧偶像化的政策,但问题是大河剧的基本观众群始终年龄偏高,看惯实力派,而年轻一代不要说大河剧,就连时装的日剧也渐渐不感兴趣,所以大河剧之后的几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2003年的《武藏MUSASHI》以市川新之助、米仓凉子、松冈昌宏为主角,因包装得太似偶像剧,收视率突破近年新低只得16.7%。之后2004年的《新选组!》,动用了杰尼斯事务所由人气极高SMAP的香取慎吾主演,而因为编剧是有丰富舞台剧经验的三谷幸喜,故此起用了很多有实力的剧团出身演员,如堺雅人、山本耕史等,但因为这一部可算是“幕末青春剧”,和大河剧的观众层面不太对位,结果是“叫好不叫座”,评价不错但收视率也是只得17.4%而已。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2005年的《义经》继续由杰尼斯事务所的泷泽秀明主演,是1966年的《源义经》再拍版本,演员采用了大量NHK晨早电视小说的女主角登场,收视率回升至19.5%。

    而2006年则由仲间由纪惠主演《功名十字路》,她当年以26岁之龄成为大河剧历史上最年轻的女主角,而更有很多传言说她是因为接拍大河剧,故此自2005年起获得红白歌合战主持之位。这部剧结果成绩不错,平均收视率重新超越20%。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而2006年则由仲间由纪惠主演《功名十字路》,她当年以26岁之龄成为大河剧历史上最年轻的女主角,而更有很多传言说她是因为接拍大河剧,故此自2005年起获得红白歌合战主持之位。这部剧结果成绩不错,平均收视率重新超越20%。 

    经历了数年的偶像化,大河剧2007年的《风林火山》作风回归,重新以演技实力优先,演员知名度为次,除了主演内野圣阳以外,很多演员都是在电视、电影、舞台上有实力有好评。不过最多人留意关注的还是以下几位角色。  

    首先是妖男歌手GACKT客串上杉谦信一角,因为他在剧中近似女装的美型(GA君当年东京巨蛋策马入场的样子哪里娘了哪里娘了),让一直流传“谦信是女人”的说法重新引起了讨论,而他之后以剧中造型发售写真集,更于当年的红白歌合战穿上上杉谦信的甲胄出场并在演唱时使用剧中映像。他还以谦信扮相参加上越市春日山地区“第82回谦信公祭”,引起大量人潮前往参加,为剧集和上杉谦信带来了大量人气。

    此外曾在港产片《风云雄霸天下》演出雄霸的本片演员千叶真一也是首次参演大河剧,但于其角色战死后第二天即召开记者会宣布退休。此外,此剧也是绪形拳最后一部大河剧,自1965年《太阁记》开始他演足42年,之后于2008年去世。 

    这剧原定49回,但因人气急升,应观众要求临时延长一回,成为大河剧史上首次临时延长播出,然而收视方面也不见得出色,总平均只有18.7%,再一次“叫好不叫座”。于是NHK再度打出变革的方向,今次的目标是“女性观众”。

【成功方程式 】

    《笃姬》是2008年的大河剧,不过要数渊源的话就要说回2003年的《大奥》。当年由关西电视台拍摄的《大奥》是以“超级时代剧”的系列播出的,因为成绩不错,之后连续推出了《大奥~第一章~》《大奥~华之乱~》等续篇、SP、及电影版,可以说是21世纪时代剧的一个亮点。 

    第一辑的《大奥》,由菅野美穗主演,她所演的就是“笃姬”天璋院笃子,内容讲述在她所率领的后宫“大奥”发生的事,而这时代剧的成功,让NHK考虑到大河剧是否可以复制这条路线,于是默默的筹备,最后就决定在2008年推出同样以笃姬为题材的大河剧。   

    选角方面,演主角笃姬的宫崎葵,再一次打破最年少的主角纪录,出演时只有22岁9个月,但她的演技出众,而且题材也一如电视台所料,因为故事描述坚强聪慧的女性,获得了女性观众的广大支持,故此得到强大人气,收视长期保持在20%以上。平均收视率由开始的22%,升至最后26^%左右,成为了21世纪收视最高的大河剧,同时也是历史上以幕末为舞台的大河剧之中收视第一的,取得空前的成功。   

    剧集的成功带动了“大河泡沫”再一次成长,在笃姬的出生地鹿儿岛,由第三话开始就保持30%以上,最高甚至达到41.9%,鹿儿岛也因此获得了近300亿日圆的观光旅游收益,当地的“笃姬馆”入场人次亦超过60万人而剧集甚至跳出日本,在台湾也受到好评,香港的亚洲电视甚至破天荒首次把日本的大河剧放在黄金时段播出。 

    虽然有人认为《笃姬》把历史黑暗的部分美化了,笃姬就像“灰姑娘”,本剧里是“迪斯尼公主大河剧”,然而无可否认这个改动却抓住了观众的心。此外这也是2007年《风林火山》后大河剧再一次“偶像化”,除了宫崎葵以外,也起用了很多年轻偶像派如瑛太、堀北真希、松田翔太、玉木宏等,可以说是NHK经过了几年来偶像化的失败后,终于找到“偶像派+女人戏”这条成功的方程式。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大河剧用女性做主角不是第一次,到《笃姬》已经是第七部,但近年的几部,包括《利家与松》、《功名十字路》,描写的都是夫妇之爱,不似这一部《笃姬》,男主角会随着剧情改变、但女主角从头到尾强势,故此可以说是近年第一部“真正以女性为主角”的大河剧。

【历女崛起】

    近来有许多日本女性对《三国志》的登场人物和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少女明星也加入其中,对“历女”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谓“历女”,就是爱好历史的女性。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加入了“历女”潮,使得历史小说销量大增,一度陷入低迷状态的历史杂志的发行量也出现了“V型反转”。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经营历史小说及战国武将纪念品的东京神田“时代屋”,于2006年2月开业之初,绝大多数的顾客为中老年男性,如今有约四成的常客变成了二三十岁的女性。

    与以往历史小说的读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不同,许多职业女性成了历史读物的忠实“粉丝”。在新干线的末班车上,经常会出现晚归的女白领手捧历史小说的场景。朝日新闻出版株式会社书籍编辑部长矢部万纪子分析认为,女性读者身处当前的差别社会,遭遇到人际关系僵化等诸多问题,她们渴望从历史小说所描绘的“古老而美好的日本”当中寻找温暖,治愈心灵的创伤。

    09年的《天地人》由妻夫木聪主演,这一部的主打是多为二十至四十岁的有名男优,包括北村一辉、阿部宽(老帅哥)、城田优、小栗旬等等,甚至饰演主角少年时代的加藤清史郎也是当红的童星。虽然开播的时候引起了广泛关注,收视率高开,而然之后却渐渐走低,最终平均收视率21.2%,跟《笃姬》有一段距离。

    然而“历女”喜欢的对象并非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之类成功夺取天下的人物,反而她们对努力一生却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更加喜爱,伊达政宗、真田幸村、坂本龙马。以及《天地人》中的直江兼续,都是当中代表,这大概是因为母性情怀所致。

古今都在戏说里 ——NHK与大河剧的“前生今世”

【小结】

    毋庸置疑,大河剧如今正在进入一个求变的阶段,NHK在剧种、时代背景、男女比重,以及拍摄手法,都曾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变,希望找到一些新的方向,如本文开始时说过,大河剧的诞生,本来就是带着社会的使命。50年后的今天,社会已经大为不同,那个使命感已经淡化了很多,这个情况下,大河剧将会如何继续呢?

本文来自知日杂志,本文观点不代表知日本立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知日知日
上一篇 7月21日 13:02
下一篇 7月21日 15: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