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日本城池

一、日式城池的起源及发展 

弥生时代的日本,由于各部落的分布散漫,因而分别在各山的高处形成了被称为环壕集落的这种高地性要塞集落。但随着国内政治统一的不断发展,这种一山一寨的情况也逐渐的消失。 

最早出现在记载中的城池是公元664年天智天皇所下令建筑的水城,这一时代的文献虽为数不多,但其中所记载的城基本都修筑于九州北部至濑户内海沿岸。而同北海道虾夷地区战争不断的东北地方,自7世纪至9世纪逐步修筑了兼有军事据点和行政据点功能的多贺城、出羽栅、秋田城等城砦。 

这些城都是受当时的中国传来的城壁都市的概念而形成的,日本几乎完全照搬了这种筑城方式,但由于城墙建筑技术低下,因而采取修筑栅等办法来代替城墙。而这些城又随着律令制的崩坏而被废弃,武士时代所修筑的城大抵均为战斗据点这一狭义上的概念。 

日本的城从古代的环壕集落到拥有石垣和天守的近世城池,其发展是多样化的。包括幕末时期的台场(注①)和炮台等,都是包括在整个城池的范围内。整个城池由护城河、壕沟、城门和城墙构成。城内筑有防御工事及天守等建筑。 

中世时代的日本,城内主要居住的是作为战斗成员的武士。大名居城则其一族均住在其中,也包括照顾日常饮食起居的女性。大一点的城池,则将城下町也包括在内,并修筑有外城墙。直到1615年幕府颁布《一城一国令》,算上小的砦,全日本各地共计有数万座城池。这一时期由于城池必须具有保护武士平时的居住地和战时在山中作为关隘进行防御这两个必要的职能,因而城池的建筑也飞速发展。直到战国时代初期,日本的城池绝大多数都被称为「山城」。领主的居城在遭到进攻的时候,坚固的山城便自动成为了一个防御据点。而领主平时居住的屋敷,一般修筑在山麓的位置,根据占地大小来决定其名称,通常有「根小屋」「馆」「屋形」这些。居住地周围有壕沟环绕,门所在的地方修有箭塔,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作为城池的条件。而其周围家臣的屋敷和农民们的房屋相并列,也就形成了原始的城下町。 

从战国时代中期开始,城池数量迅猛增长,修筑于平原和丘陵之间的平山城以及修筑于平原上的平城成为了主流,而仅仅是防御性能优越但无法起到较大政治作用的山城数量则开始逐渐减少。而且,作为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的被称作「村城」的设施在全国范围内被大规模投入建设。由于战乱不绝,各地的民众在战争来临之时需要一个避难点,而此期间这些村城承担了抵抗侵略、应对战争、保护民众的作用。这些设施比起那种专门修筑于山顶或者平原上的单纯的军事设施即「城」来说,其结构相对简单,面积也相对狭小。 

现在对于日本城池的印象,大多集中为石垣、天守、橹等表现形式,而这类日式城池大抵应该开始于室町末期,再细化一点应该是松永久秀修筑的多闻山城和信贵山城、织田信长修筑安土城前后的时代。这之后丰臣秀吉修筑的大阪城和伏见城完善了天守、石垣、升形、马出以及城门这些一般印象中城池所必备的条件,使日本的城郭文化发展到了鼎盛。这种形式的成果在历史学上被称为织丰系城郭。织丰系城郭并非在全日本范围内得以推广,根据其名称亦可知之,主要是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麾下的大名家执行着这样的建设。东北、关东、四国、九州的战国大名们则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城池的修筑。而在丰臣、德川政权下,各地的大名依据被称为「天下普请」的命令积极地进行着城池建设。而在这道命令之下,织丰系城郭的建造方式被广泛的普及,其精髓部分被吸取以后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而修筑出了折中型城郭。此外也有被配置于关东地区之外的谱代大名修筑的纯粹的织丰系城郭的例子。 

到了江户时代,由于《一国一城令》的发布,原则上一个大名家只能有一座城池,因而很多城池都被废弃了。而被废弃的城池中大多是中世时期的山城。各大名为了确立对家臣的支配,因而将家臣们自主修筑的城砦废弃掉,全部向自己修筑的城内集中。城池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个军事据点,而作为政治据点、领主的权威和权力的象征、地域的标志的意味愈发的浓厚了。而由于家臣们的集中居住,作为领国内的经济中心,商人和手工业者也纷纷向此处聚集,这样便形成了近代的城下町。现在我们所常说的「城下町」大抵都是在庆长年间形成的说法,并沿袭下来的。近代城池大多也是在庆长年间修筑的。但是,城池和天守等由于火灾等缘故保留下来的非常少,很多藩由于财政陷入危机,加之武家诸法度等幕府条例的限制而未能修缮或者再建。 

存在于江户时代的被称为「阵屋」的设施,作为炮台或者城的一种在幕末应对外国船只的时候被广泛的修筑于日本各地。加之受到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和针对炮战的设计,五棱郭等棱堡式要塞形式的城砦也大量存在。但除五棱郭之外,由于大幅度压缩了工期和预算,难耐实战,因而绝大部分的都在废藩置县的过程中被废止了。

二、日式城池的分类 

江户时代的军事学家将日本的城池按照地形分布分为平城、平山城、山城这三类,但实际上这三类间的区别并不非常的明确。 

A:平城 

松本城 

话说日本城池

平城即坐落于平原地区的城池。战国时代以前,日本的城池以山城为主,几乎没有平城。但由于平原地形从贸易,运输等各方面来说来说几乎都优于山地,因而也有修筑在平原地形上的城池。这些城池通常是利用河流作为天然屏障,加以土质工事和壕沟以加强防御。 

具有代表性的近代的平城,诸如名古屋城、骏府城、二条城、广岛城这些。而至于看上去很像平城的江户城和大阪城则被归于平山城的分类之中。而水城(即完全被河流包围的城池)则有高松城、今治城、中津城(此三座城池被称为日本三大水城)、高岛城、膳所城等城池。 

在简单的修筑土墙和开挖壕沟围出一块地的镰仓时代初期至南北朝时代,武士所居住的平城被称作「方形馆」。之后的室町时代、战国时代的守护所居住的守护所则只是被称为「馆」。守护所以室町幕府的御所为模型而仿建的,加之山城多数作为支城存在,因而这些平成大多修筑于路上道路和水运交叉点等重要交通点附近。 

而由于各地的大名领主几乎无一例外的参照了京都的建筑方式,因而在室町后期,织田信长于京都修筑的室町第(足利义昭的御所)以及二条城等也对近世日本的平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到了近代,虽也有修筑有天守的城池,但由于江户时代武家诸法度的发布,禁止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自行修筑天守。因而在建或已经建成的天守,或在建筑中突然中止、或因为自然灾害而损毁,亦或是因为藩的财政困难等经济上的理由而逐渐的被废止。

B:平山城 

松山城 

话说日本城池

平山城即在平原上依靠小山、丘陵等修筑起来的城池。直到战国时代,山城一直是作为主要的防御设施被广泛的修筑于各地。而到了战国末期,同平城的修筑于同一时间开始直到江户时代后期,平山城在日本各地大量出现。平山城兼顾防御的职能和政治的作用,完成对领国的支配并成为领国内的经济中心。江户城、大阪城、姬路城、仙台城、熊本城等近代城池大多数都属于平山城这一范畴。现在所选定的日本100名城之中共有51座城池属于平山城这一类型。不过,由于丘陵和平地的区别并不明显,也有将江户城和大阪城归为平城的说法。 

出现于战国时期的丘城,是仅仅在反斜面上或者小山坡上建有绳张(后文会专门解释,在此不加赘述)的小城。在此基础之上扩建曲轮,便是近世平山城的雏形。虽然算不上严密,而若在山麓处加筑曲轮或者将修筑于丘陵处的曲轮加以扩建,即可成为类似于丸龟城或姬路城等的城池。同样的,自室町末期开始普及的平城其城下町也是为了起到一个防御的作用。

战国末期的山城,家臣及其一族或是人质等通常居住于山腰的部分,城主则居住于山腰处较高的位置。上杉氏的春日山城、毛利氏的吉田郡山城、织田氏的安土城等基本都是这样的山城。这其中,安土城的高层天守即箭塔并列修筑于总石垣的城墙处,之后丰臣秀吉继承了这一建筑风格并加以推广,故近世日本城池大抵为这一类型。 

直到中世及战国时代依靠刀枪进行肉搏的个人战在战国末期由于铁炮的普及,远距离攻击成为可能以后,作战方式也向集团作战演变,大名的动员机制也无法像以前居住于山城的时候召集属下。而这被认为是平山城出现的原因。 

也有直接将山城整体改筑或者是移筑至低地的平山城的事例。像小田原城那种山顶为山城而山麓为城下町的规模化的扩张,则形成了一体化的大规模平山城。 

C:山城 

七尾城遗址 

话说日本城池

山城即利用险峻的山而修筑的城。高地在军事上是防御的优势位置,因而将城池修筑于山上在那个时代的日本毫无疑问成为了普遍的一件事情。日本之外也有很多地区在一定时代内修筑了大量的山城,例如三韩时代的朝鲜、中世纪的西欧等。而像近代的旅顺要塞以及马其诺要塞这样修筑于山上的要塞群,虽然不能被称为山城,但其机能同山城类似。

有利于防守的地形通常适于筑城,所以险峻的山满足这样的条件,但由于居住不便,作为保护对象的人的居住地通常距离城池有一段距离。加之山城多数是专门为了防御而建造的。城主平时在山麓处同家臣、住民同住,而一旦敌人来袭则立即进入山上的城池进行防守。这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做法。 

日本的山城大概分为以下三种: 

古代山城:自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修筑于近畿至九州北部一线。 

中世山城:自中世至战国末期修筑于全国范围内(战国末期的山城亦被称为战国山城)。 

近世山城:自安土桃山时代后期至江户初期所修筑的山城。 

中世的山城,其建筑风格为城池修筑于山上,居馆修筑于山麓。山上的城池作为主要的防御设施,而日常生活则在山麓的居馆进行。山上的城池仅建有立柱式建筑以及简易箭塔,并没有修筑供人长期居住的建筑物。 

小型的山城在山顶修筑有简易的房屋,仅仅用以存放食物、武器,之后则利用自然的地形于其周围修筑栅栏、土质工事、挖掘壕沟等。中型规模的山城,在山的高处筑有被称为本丸、二之丸的曲轮,兼有居住和防御的功能,可以支撑长期的笼城战。而大规模的山城则将周边的山改筑为本城的支城,将整个山系改造为要塞模式。 

战国时期由于山城修筑的是永久建筑物,故在山城中长期居住和守备也成为可能。典型的例子如武田氏的要害山城、朝仓氏的一乘谷城等。一乘谷城的城下町和居馆修筑于山谷间,为防备敌袭而修筑的城池则修筑于山顶。 

比起平城和平山城,山城的规模明显要小得多。但是由于避免了城市化的进程,中世的山城遗址很多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例如月山富田城、竹田城、高取城、冈城等。 

在日本最初将山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出现的是弥生时代的高地性集落。这之后,自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为防备唐朝和新罗的进攻,西日本各地广泛的修筑起了古代山城。到了中世,自镰仓时代后期至南北朝时代,后醍醐天皇所率领的反幕府势力为了抵抗幕府的进攻,开始在山上筑城。其中楠正成的千早城和赤坂城,以及利用山岳寺院「金胎寺」而修筑的金胎寺城。这之后,南朝在各处仿效这一类城池修筑了山城。武士居住于山麓处的居馆,后面的山上即修筑山城,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则立即进入山城进行笼城战成为了这一时代最基本的作战方式。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战争已经常态化,山城中也开始修筑永久建筑物以防备随时可能到来的长期作战。战国时代后期,山上的主曲轮中加筑了领主的居馆,山腰处则为家臣及其一族和人质所居住的地方。自安土桃山时代后期至江户初期的城池多使用了石垣,山城也不例外。而平山城和平城成为中心,则是在江户时代的《一国一城令》颁布以后的事情了。 

到了战国后期,伴随城下町的平山城和平城成为了主流。其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战争的常态化:仅仅是在作战时起作用的山城其结构的不可逆性使得作战时非常不便,长期居住于城中随时准备作战在这一时代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在山城中加筑了居住设施,但这又同修筑于山麓上的平常居住的居馆相重复,依然产生了不便。 

战国大名的支配的确立:大名为巩固对领地的支配,在山上行政则明显不便了。而且,由于领地逐渐扩大,作为大名的威严和支配的象征的城能够广为人见,这显然是一件好事。因而城池不再坐落于险要的山岳之处,而是修筑在显眼的场所。

火绳枪的传入:以木质栅栏和浅壕沟为屏障的山城,在火绳枪的攻击面前这些防御设施几乎毫无用处。为此,深挖壕沟和依靠工事进行防御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且守城方为了能使用火绳枪对进攻方进行攻击,壕沟的深度同长枪的长度相符合也就变得十分必要。 

大规模化:伴随着战国大名支配权的确立,割据于各地的国人领主等也完全的称为了大名的家臣,从而集中居住于城下町。为此城池就需要扩大规模,而山城的规模则显得十分有限了。 

在山城向平山城和平城迁移的同一时期,也有直接在山路上扩建新的主城作为新城(荻城等),或是城池向较低的丘陵或平地迁移的实例。也有像小田原城那样,由原来的山城向山麓方向来回不断扩张,形成了山地和平地一体化,城池囊括整个城下町的大规模平山城的例子。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城都必须要位移成为平山城或者平城。由平城化所导致的大名自身居城大规模化的同时,各地的山城也一直存在的。而且小大名一直居住于长期以来所领有的山城,没有改为平山城或是平城的例子也是存在的。在尚未废止的山城中,应对火绳枪等远程武器的方式也较以往有了发展和变化。以西国为例,西国的山城大规模的引入了放射状的壕沟。而以前的木栅也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平山城或则会平城的那种以土质工事环绕狭间,再加以碉堡式的防御工事完成了山城的要塞化。 

城池几乎全部变为平山城和平城,已是江户时代以后的事情了。但在江户时代,大名的居城很多都继承了在山麓上修筑居馆和战斗时前往背后的山城进行作战的这种中世时期的建筑风格,例如伊予松山城、鸟取城、荻城、津和野城等。也有像仙台城这种在江户时代依然是从山城进行扩张而成为平山城的例子。

三、日式城池的构造 

日式城池大抵由以下部分组成:绳张、曲轮、外郭、切岸、堀、土垒、石垣、虎口、塀、橹、天守。 

绳张 

连郭式绳张 

话说日本城池

轮郭式绳张

话说日本城池

梯郭式绳张 

话说日本城池

涡郭式绳张

话说日本城池

绳张即筑城之初所设计的建筑方式,其关键部分即为曲轮。「绳张」一语经考证,为在修筑曲轮的地点以绳索进行测量而得来。城防战胜败的要因之一,便是城池的形状和构造。为此在筑城的时候,防御方就应该考虑到如何修筑才能将己方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到了近代,军事学家们又对绳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之后进行了分类。作为绳张的基本形式,曲轮修筑为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这种同心圆形状配置的被称为「轮郭式」;本丸背靠山或海岸河流形成相对建筑方向的被称为「梯郭式」;与独立建设于山脊上的曲轮相连接的「连郭式」这三种。而实际上更多时候城池的建设是采取了复合型的建设方式。因为江户时代的军事学是太平之世的军事理论,与建立在战斗经验之上的筑城方式是有差别的。以下是对几种绳张的具体解释。 

轮郭式:即三之丸包围二之丸,二之丸包围本丸这种建筑方式。四面朝向都是相同的防御纵深,如若城池规模不大,则根本无法达到这种同心圆包围状的效果。多用于平城。如山形城、松本城、大阪城等。其分支为圆郭式,即本丸周围为圆形,之后二之丸、三之丸为半圆形配置。例如田中城等。 

连郭式:即本丸同二之丸并列配置的建筑方式。正面防御得到加强,但本丸的侧面和后面却相对薄弱了。这样只能通过溺手门来进行防御,比起追手门而言明显防御效果下降了。这样的城池例如备中松山城、伊予松山城、盛冈城等。 

并郭式:本丸同二之丸并列,并且同周围其他的曲轮形成互相包围的形式;也有其他的曲轮同本丸并列的例子。如大垣城、岛原城、大分城等。 

梯郭式:即本丸修筑于城池的最角落里,周围两到三个方向配置其他的曲轮的建筑方式。本丸露出的那一侧(例如背后),由湖沼、山河、绝壁等构成天然的防御设施。如冈山城等。 

阶郭式:曲轮成阶梯方式配置的建筑方式,从战国时代的山城到江户时代初期的平山城均采用了这一方法。多活用于山丘地形。如姬路城、丸龟城、熊本城等。 

各城的建筑方式不一定非要按照上述的分类进行修筑,由此的变型、发展型、合体型(例如轮郭式+梯郭式)这样的建筑方式也很多。而且,也有很难划入这些分类中的城池建筑模式(例如单郭式)。此外依据个人的不同,对相同的城池也有不同的区分和定位,采用的分类也是较多较细的。

曲轮 

马出复原模型

话说日本城池

曲轮即在城池内所分划出来的一片固定区域。亦称为「郭」。曲轮作为防御阵地、建筑物的建筑用地以及士兵的驻屯地,是城池中最重要的部分。中世的山城大多数曲轮规模较小,此后的平山城和平城则出现了部分规模较大的曲轮。战国时代以后的城池,曲轮通常被复数的修筑。到了江户时代,曲轮被正式定名为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出于强化防御的目的,通常在本丸等主要的曲轮附近加筑带曲轮、腰曲轮等小规模的曲轮。此外,也有在其他独立的曲轮例如出丸等处,在作为主要防御工事的虎口前方修筑马出的例子。各曲轮依据用途的不同分别被称为「XX曲轮」「XX丸」,根据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名称也不同。 

本丸:亦称一之曲轮。本丸作为城的中枢部分,筑有本丸御殿这类兼有居住区域和政务区域的设施,是战时的最后防线。 

天守丸:建设在本丸内的天守阁,形成连立式天守、连接式天守都形成一个与外界相隔绝的小曲轮。一定场合下,本丸也被称为天守。根据城池结构的不同,天守曲轮也有被称为本坛的例子。 

二之丸•三之丸:亦被称为二之曲轮•三之曲轮。二之丸和三之丸担任本丸的防卫任务,规模也各有不同。规模较大的二之丸通常作为居住空间使用。而三之丸则多数是武士居住地集中之处。但不管如何规划其使用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防卫本丸。 

西之丸:城主的隐居地。其称呼来源于德川家康在江户城的本丸西面修筑了一个自己的隐居场所。在姬路城和冈山城也有同样西之丸存在。 

带曲轮•腰曲轮:在主曲轮周围修筑的细长的小曲轮。也有像丰臣大阪城那样修筑为两层的例子。修筑带曲轮或腰曲轮,一来可以拖延敌军进攻到主曲轮的时间,而来对于防御方来说也便于进行攻击。但是一旦其中一个曲轮被攻陷,下一个曲轮就会进入射程,所以在中世山城的曲轮中,都是未考虑使用铁炮进行作战的。 

出丸:为强化城池防御能力,补足弱点,扩宽视野等目的而建造的独立曲轮。大阪冬之阵时修筑于大阪城总曲轮南侧的真田丸即是一例。到了江户时代,由于武家诸法度限制,原则上不允许增筑城池的规模,因而后世的具有出丸功能的设施大多类似于冈山城的后乐园那样的大规模的庭院。 

马出:在虎口前方修筑的小曲轮。单纯的起到一种迟滞敌军向虎口进攻的作用,作为一种射击阵地,目的是为了增强虎口的防御。此外,马出也作为小部队的驻屯设施在城内大量修筑,方便部队从城内发起反冲击。从小的仅仅是如同土垒一般的小曲轮到名古屋城、筱山城、广岛城那样巨大规模的都有。从大的方面上来划分,分为半圆形的「丸马出」和方形的「角马出」。 

外郭 

城池自中世以来由临时的军事基地变为永久的统治据点后,为起到城下町和家臣团的防备的目的,一直以来的城池的机能组成部分(即内郭)逐渐演变成增加了外围防线的建筑设计方式。这一方式被称为外郭,以及外曲轮、总构等。一般来说,在一座城池中,内郭仅指城池中的设施,外郭则包含了天然的地势等,因而在各处的称呼方式也没有过于明了的区分方式。 

日本由于受到异族入侵较少,加之国土大多为山地,因而没有发展大陆国家那种城同都市一体化的城池,作为野战用的防御设置「栅」和武士的居馆修筑了堀和橹等防御设施的「馆」成为了日本城池修筑的主流路线,到了中世则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山城。 

到了近世,城池不单单作为军事据点,而且作为政治性的统治据点而具有军政两个方面的功能,因此需要在保护城下町和家臣团的同时,加强城池的外围防线。这就构成了总构。 

总构的堀通常被称作总堀或者物堀,但被称为外堀的次数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单单是被成为外堀的情况下,需要区分为是总构的堀还是本城外侧的堀。 

后北条氏的小田原城,总构包含了空堀和土垒以及全部城下町的广大范围,其外郭长度为2里半(约合9公里)。大阪城的外郭长约2里,冬之阵时在外郭南门的外侧修筑了真田丸,德川方则无法进入外郭一步。江户时代的江户城外郭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堀、石垣、塀呈旋涡状配置,包含了整个江户城下町的所有街道。 

典型的总构,像中国的城池和中世纪欧洲的都市那样,将整个都市包围在堀和垒(城墙)之下。中世时期的堺,三方的壕沟深3米,宽10米,并配备了木质的防御塔。今天还能见到的典型的总构遗迹为京都的「御土居」,总构的总长度为5里26町余(约合22.4公里)。 

现在判明的最古老的总构遗迹,是位于兵库县伊丹市的有冈城(伊丹城),是日本指定的国家保护遗产。有冈城在南北朝时代由伊丹氏修筑故称为伊丹城,天正年间由荒木村重改修以后,增筑了总构的城池改称为有冈城。但仅仅十年之后便被废弃了。

切岸•堀•土垒•石垣 

熊本城石垣

话说日本城池

作为构成城池最基础的防御设施,初期的山城多使用切岸,不久后多改用堀、土垒以及石垣。堀的形态分为水堀、空堀、田状竖堀等,土垒亦被称为土居,用挖掘堀而挖出来的土来修筑外壁即构成了最初的土垒。土垒的上面多附有栅、塀等防御工事,在斜面上放置逆茂木以阻止敌人的侵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石垣在中世的城池修筑中,仅仅是一部分的建筑部分需要使用;但进入安土桃山时代后,由于需要在建筑城池的同时修筑坚固的防御塔,因而土垒的表面需要用石材加以强化防御,这样一来石垣便迅速发展。安土城以后,同土木技术飞跃发展相呼应,西日本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石垣建筑。 

切岸:即人工构造的斜面,筑成断崖状,通过坡度极大的斜面来防止敌人的入侵。从镰仓时代到战国时代所修筑的城池中,尤其是山城,城池周围几乎都筑有切岸。镰仓时代则在丘陵的斜面也筑有切岸。 

切岸倾斜角较缓的斜面,多将挖出来的土堆积在上面,但也有将挖出来的土弃置不用的情况。切岸的高度同曲轮的高度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多出来的土则多用于扩宽腰曲轮的幅度。 

堀:即护城河。深度及宽度使得敌人不易越过。灌入水的称为「水堀」,未灌水的称为「空堀」。亦统称为「堀」。也有将水堀称为「濠」,空堀称为「壕」「隍」的说法。「隍」一般指的是用以拱卫国都或首府的堀。一般来说堀为人工挖掘,但也有利用河川等地形而被称为「天然之堀」的情况存在。 

挖掘堀而多出来的土,多数情况下在堀的两侧堆积修筑为土垒。弥生时代的环壕集落将土垒修筑在堀的外侧,古代的水城以及中世•近世的城池则将土垒修筑在堀的内侧。 

近世的平城的堀多为水堀,中世的城的堀多为空堀。而即便是到了近世,山城的堀也大多是空堀。

为将山脊隔开而修筑的堀为堀切,沿平坦部分修筑的堀为横堀,修筑于斜面上的堀则被称为竖堀。将复数的竖堀进行横向连接的被称为连续竖堀。三条以上的连续竖堀则被称为亩状竖堀。以曲轮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的多条竖堀则被称为放射状竖堀。 

堀底一般附有洞穴或者是有类似土垒状的障碍物,这些被称为障子或者堀障子。带有障子的堀则被称为障子堀。土垒状的障子,建材直接取自挖掘堀时候的残土,这样在修筑障子的时候可以节约时间。土垒状的障子以一定的间隔连成一片的堀被称为亩堀。后北条氏在山中城修筑了障子堀一事广为人知,但随后障子堀便不仅限于该城和后北条氏,在日本各地均有出现。 

在倾斜面修筑水堀的时候,为防止水流失而设计修筑了堰来蓄水。大多时候堰还兼有作为连接内部和外部的通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通常,因为堀会挖掘很多层,所以在平城的情况下分为外堀、内堀、中堀三部分。为保护城下町而修筑的总构的堀则成为总堀或者物堀。 

放射状竖堀同上述的有障碍物的堀的性质是不同的。它是以沿堀对来敌之兵进行攻击为前提而修筑的。守军沿堀呈一条直线,向来敌发射弓箭,或者沿堀滚下巨石以进行防守。但是在滚落巨石的时候,城池自身也会受到损坏,战斗结束以后如何将其修复便成为一大难题。战国时代后期由于火绳枪的引进,放射状竖堀的防御效果大增,尤其是在西国的山城被大量的修筑。 

横堀依据断面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毛拔堀:断面为U字型的堀。多为水堀。 

箱堀:断面为箱型,堀底较为平坦。多为水堀。 

药研堀:断面底部尖锐的堀。由于酷似药碾的低洼部分而得名。由于底部通行困难,因而多为空堀。在药研堀的基础上又细分为诸药研堀和片药研堀。 

诸药研堀:堀的内切面为坡度极大的斜坡,多为空堀。 

片药研堀:堀的内切面呈「レ」型,其斜面近乎垂直,防御力极佳。但较易崩塌。

虎口 

平入虎口 

话说日本城池

食违虎口

话说日本城池

桝形虎口

话说日本城池

虎口即中世以来对城池的出入口的称呼,其发音「こぐち」(koguti)意为狭窄的道路、狭窄的出入口。亦写作「小口」。被写作虎口的情况下,通常表示在中世的战场或阵地上最危险的地域。 

虎口作为城池或者是曲轮的正面开口,对于驻扎在城内的部队来说,在起到进出口的作用的同时,还承担着在敌军攻城之际作为最重要的防御关卡的任务。早期的虎口多为木门,配合两侧的橹形成最基本的防御配置。虎口在战国时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逐渐成为城的绳张的重要部分。 

西日本的桝形(注②)建筑技术发达,而东日本的马出建筑技术发达,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统一政权的出现,东日本和西日本的建筑技术开始逐步融合,桝形建筑技术和马出建筑技术分别在东西日本得到普及。随后则出现了内侧筑为桝形,外侧筑为马出,内外分别修筑虎口的二重城池防御体系。 

会津若松城即是在北出丸、西出丸的外侧修筑马出,内侧修筑桝形,构成了完整的二重防御构造体系。这样的构造使得门扉成为了炮击的死角,在幕末戊辰战争中,成功的阻止了新政府军对北出丸的追手门的突破,从而将此战拖入了长期的笼城战。 

虎口最基本的形态被称为「平入り」(hirairi),同堀、土垒(或石垣)等构成了曲轮最正面的虎口防御体系。这种防御体系的缺点在于当进攻方兵力远超过防守方的时候,防守方将会陷入极大地不利。 

随后尤其是在中世的山城几乎都采用了在虎口前面修筑坡度极陡的斜面以减弱进攻方的攻击力度的方法。这样的建筑方式被称为坂虎口。 

虎口内侧为「蔀」,虎口外侧为「芎」,防垒(土垒或石垣等)呈一文字形(一条直线)构筑,从前方几乎无法用肉眼观测城池内部的这一建筑方式,被称为一文字虎口。 

随着合战向大规模化的发展,虎口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为了提高城池的防御力,虎口处也大量配备了堀、土垒、石垣等防御设施。食违虎口的土垒和石垣并不平行,而是呈交错状配置,虎口的开口修筑在侧面,这样进攻方就必须以S型的进军路线才能攻入城中,但这样便又会在进攻的过程中还要受到侧面来的射击攻击。 

战国末期在西日本出现了中心被称作桝形的虎口。这一建筑方式实在虎口的前面设置一个方形的空间,这样虎口的出入门就会有两个,进攻方即使攻入了桝形内部也有第二道门阻挡其攻入城内,而防守方则可以向位于桝形内部的进攻方实施全方位的射击。 

桝形分为内桝形和外桝形两种。内桝形是在曲轮的虎口的内侧修筑一个方形空间并修筑第二道门。从此处攻入的军队将遭到来自三个方面的火力包围。外桝形则是在主曲轮的虎口外部再修出一个小的方形空间,在虎口的正前方再修出一个门。

桝形的门,分为前方的门和后方的门。前方的门为高丽门(注③),后方的门为橹门(即配有射击孔的城门)是桝形虎口城门的最基本的配备方式,但也有只有后方的门或只有前方的门的这样的配置。近世以来的城池多为桝形配置,或者是类似于桝形的虎口配置,为达到阻止进攻方攻入城中的目的大多采取了右折或者是左折的建筑方式。

塀•狭间 

姬路城狭间 

话说日本城池

塀的作用是用来分隔开曲轮内部,为起到防御的目的而修筑在石垣或土垒之上。中世的塀多为土塀、板塀、涂入塀等,近世的塀为了起到防火的作用,多改用漆食塀、海鼠塀等。 

而狭间则是在塀或橹上,凿出三角形或四角形的小孔。根据这些小孔的形状,将其所属狭间分别称为丸狭间、零星狭间、将棋驹形狭间、镐狭间、箱狭间等;切入石垣最上部延伸修筑的狭间则被称为石狭间。 

依据狭间用途的不同,则分为矢狭间、铁炮狭间、大炮狭间等。若是弓矢则狭间呈纵长状,若是铁炮则狭间呈三角形,以达到适应武器形状的一种机能美。狭间多为由内向外展开的形状,在战斗之际,自狭间以铁炮等向敌军射击。

也有等到敌人冲近以后才发挥最大威力的狭间。例如彦根城的城墙,筑有被称为「隐形狭间」的铁炮狭间。狭间用普通的漆食填充进去进行伪装,这样从外面看就像没有凿出狭间一样,但当敌军冲近以后,漆食便会被从内部捅破,然后向敌军发动奇袭。 

橹 

话说日本城池

橹的起源一般有三种说法: 

1、单纯的起到拓展视野作用的瞭望台。 

2、用以存放武器弹药等的武器库。 

3、箭塔的原型。 

早期,在《后三年合战绘词》和《一遍上人绘传》等中式的画卷中能够看到的,在城防战中为起到防御和瞭望而修筑的建筑物(即橹)已经被明显的描绘了出来,但直到战国时代末期,近世城池开始在各地广泛修筑,橹修筑在地基石之上,出于防火和防弹的考虑而在橹外面包上了一层厚厚的土壁,木梁也包裹上了瓦片,向永久建筑方向发展。织田信长从平定近畿的时候开始,其家臣团便在居城修筑这种橹,因而橹得以向全国推广。

丰臣秀吉在即将完成天下统一的天正末期,以高石垣配合覆瓦的橹成为了丰臣系大名的城池特点。尤其是在西国地区二重橹和平橹大量的并列存在。这一时期的这种被称为旧式的望楼型构造是主流建筑方式。 

而这一时代的橹,除天守之外却未能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橹是在关原合战后于庆长六年(1601年)前后修筑的熊本城宇土橹和福山城伏见橹(从伏见城移筑)。 

关原合战后,各地迁封、大幅度加封的外样大名门纷纷开始修筑城池,将多数已有的城池进行了改造施工。这一时期,以德川幕府的天下普请④为媒介,近世的筑城技术在全国得以推广和普及。除天守外,现存的橹几乎全是这一时期修筑的,而关原合战前修筑的橹一座也没有保存下来。 

橹在元和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式的层塔型构造成为了主流,其机能也增加了落石、狭间,此外隐形狭间也有出现。 

到了庆长末期,外样大名的筑城工作由于幕府的干涉而不得不放慢了脚步。而在大坂之役后,1615年(元和元年)7月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在伏见城向诸大名发布《武家诸法度》,原则上禁止了新筑城;而除了翻修的大阪城和福山城等一部分谱代大名之外,其他地方的橹已经逐步同实战功能脱节。而拆除了天守的城池则采用江户城的富士见橹类型的橹来代替原来的天守。 

直到明治年间,城池里早已橹台林立。但随着废城令而来的拆除,以及火灾、战乱,几乎所有的橹都未能幸存。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橹在日本全国仅剩109栋。 

橹和天守一样为土质墙壁。同天守相比,橹的建材相比之下会次一些,且较天守的建材细小。因此,比起天守,橹的使用年限较短,而且由于墙壁为土质,厚实的土墙受潮以后容易腐蚀建材,故而很多的橹在江户时代都更换了内柱。加上各藩财政上和管理上的困难和疏忽以及失火、落雷等自然灾害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到明治初年,早年修筑的橹几乎已全部不复存在。 

大型的橹的平面构成,为正中央部分作为居室,周围作为环形通道,与天守几无差异。也有像熊本城那样的五层橹,在居室的周围设立内壁,将橹的内部区分为几个独立的房间的例子。 

江户城、大阪城、名古屋城等在德川幕府天下普请之下而重新翻修的城池,以及和德川幕府关系较深的大城池中修筑的橹,均采用了在正中央布置居室,然后将内部区分为几个独立房间的这种几乎和天守的内部构造相同的结构,规模略超过小天守,成为幕府权力的象徵。 

地方城池所修筑的小型橹,内部并无居室和通道的区别,一楼的中央可能有一根或两根独立的支柱,但室内无立柱的占到多数。二重橹和三重橹能够和天守的望楼型•层塔型相区别的地方在于,前者为旧式建筑方式,而后者为新式建筑方式。层塔型的橹出现于庆长末期。现存的橹多为层塔型。橹几乎不使用通柱(即贯通二楼及以上的长立柱),大多是所有的立柱都只到一楼的横梁为止。 

橹的外观基本上是各处均采取同样的设计风格。墙壁的材质、颜色、屋顶的构造方法、屋顶的角度等几乎全是统一的,以形成一种一体化的美观感。在没有天守的城池,其事实上的天守或是代天守的通常是三层橹等与普通橹结构相异的橹,多采用顶柜横梁配合装饰性的高人型板,加装特殊的窗户进行装饰。部分有特别作用的橹也采用这样的装修方式。

天守 

现存12天守 

话说日本城池

一般将天守称之为天守阁,但实际上天守阁是明治时代前后对天守的一种俗称。建筑学的学术用语称之为「天守」。

江户时代初期,德川幕府成立之际,慑于天守的名称而改为橹,但现在将这种起到象徵作用的橹和天守统称为天守建筑。从外观上看有两层到五层不等,作为安土桃山时代末期城池的最终防御据点,多修筑于本丸。本丸中天守的周围加筑一道围墙,称为天守郭或天守丸。修筑天守的过程称为「矗立天守」。用来替代天守的橹也同样如此。 

日本的城的天守,天正年间的安土城以及大阪城等天守已作为住宅使用,江户时代前后多用来放置物资,而名古屋城大天守则几乎被用来放置闲置的各种物资。 

天守是一座城池的象徵。一说认为天守的起源为「井楼」(即起到眺望观察作用的橹),作为军事设施的天守有遭到攻击而破损的可能性,因而用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加强和复装。出色的防御力使得其军事实用性大增,也担任了最佳观测台的这一作用。而天守则是在完全具备这些条件的基础之上,更加上了宣示城主权威的象征性标志。但是自江户时代前后开始,实用性被逐渐削弱,而象征性则逐渐的被单方面重视起来。 

庆长年间,在冈山城天守和熊本城天守那样的极富紧凑式建筑要素的天守建筑的同时,德川家康主持修筑的名古屋天守和広岛城天守那样的则是重视外观,而尽量简化了内部的构造。而自此以后,作为进出主宾的天守也开始逐步进入了内部构造简化的阶段。这之后,天守内部放空的逐渐增加,而用来摆放物品的则逐渐减少了。 

天守作为日常的生活空间而是用的例子较少。多用于仪式、迎宾等重要场合,或在遭遇突发情况时作为避难场所。 

江户时代的军事学对总结出了天守的十大用处,称为「天守十德」,如下所述: 

1、俯瞰城内 

2、纵览城外 

3、眺望远方 

4、自由配置城内武士 

5、悉知城内动向 

6、防守之际可自如传达命令 

7、可轻松御敌 

8、可无视射来的箭矢弹丸 

9、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自如的调兵遣将 

10、城的象徵 

关于天守的名称、样式、形式,是从何而来,目前还没有得出一个结论。 

初期仅作为眺望台、司令塔、攻城战中的最终防御据点,但自织田信长平定近畿之时起,要建造一座自远方看来一种象征着权力的华丽的建筑物的这样的思想逐渐形成了起来。 

一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五层以上的天守是织田信长在天正七年(1579年)主持建造的安土城天守。但是,像天守这样的象征性建筑物在安土城之前并不是完全没有。1469年前后江户城的太田道灌的静胜轩,摄津伊丹城、以及松永久秀在永禄年间修筑的大和多闻山城和信贵山城的四层橹等均为城池象征性建筑物。我们无法得知是否这些就是最初的天守,伊丹城、乐田城、多闻山城等只是依据古文献的记载可以推论出这些就是最初的天守,但具体的遗迹等不详,因而证明这些城池出现过最初的天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将这种象征性的高层建筑亦即天守推广到全国的是丰臣秀吉。丰臣秀吉主持修建的大阪城和伏见城相继修筑了豪华的天守,以此为蓝本各地的大名也开始在自己的居城中修筑高层的天守。天守在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织丰政权下的长足发展可以从「织丰系城郭」中明显的看出其进度。这一时期活跃的建造天守的名人有中井大和守正清、冈部右卫门等。

随着丰臣政权的衰落和德川家康的登台,以德川氏的名古屋城为起始点,诸大名所修筑的姬路城等已经超越了丰臣大阪城的规模。但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上台以后颁布的 《武家诸法度》从原则上禁止了高层的天守建筑的建造。 

1609年前后,德川家康发布命令,高度在五层以上的天守必须是据有一国以上的有力大名才能建造。这之后,打擦边球建造五层天守的大名也有出现,1610年所修筑的小仓城天守即为四层天守,取消了四楼的屋顶而直接改为五楼的延伸式平面,从而回避了修筑五层天守的这一条禁令。元和元年(1615年)德川幕府颁布《一国一城令》,没有幕府的许可,严禁各大名私自新修、改修、补修城池,天守自然也在这一禁令的范围之内。在此之后也同样,1616年修筑的津山城和1622年修筑的福山城均为无顶四层天守,即名义上的四层天守,实质上的五层天守。1669年修筑的高松城则是内部分为五层,但外观看只有三层。也有像伊予国松山城那样从五层天守改为三层天守的。具备天守的功能的大规模三重橹也被冠以天守的名号,或含蓄的将其称为御三阶橹。 

江户时期,日本进入和平年代,城池也由防御据点转型为政厅机构,因而天守的作用也被削弱,城池逐渐向大殿、二之丸、三之丸扩充发展。 

天守在具备一般的橹的防御性、防震性、防火性等的基础之上,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加以装饰是必要的。为了表示出与众不同的格式,有的地方进行了特别的加工。望楼型和层塔型在这方面没有区别,尤其是天守这种大型的象征性建筑的构造和独特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天守台:用于建筑天守而用土垒和石垣堆积成的高台。天守台的内侧是空洞的,可以直接将天守建筑与高台之中,形成地下室。也有不铺设天守台,直接从曲轮面增筑地基建设天守的例子。 

居室和走廊:天守不同于小型的橹,在内部有走廊联通屋檐和作为室内主要空间的居室。当然这种建筑风格也不局限于天守,在大型建筑物中也有出现。 

偏房:小屋中的偏房作为瞭望室,起到拓展视野距离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偏房逐渐的被取消。不限于天守,在橹中也有偏房的存在。 

延伸式平面:在建设天守和橹台的同时增筑了延伸式平面,用以进行落石。虽然同天守台和橹台在造型上很不搭调,但是在防御上是很有用的。 

当然,城池不能使只有天守的。除天守外,还有被称为小天守或副天守的小型多重橹。此外还有介于小天守和主天守二者规模之间的中天守,比如像姬路城天守群那样,小天守大量存在,形成掎角之势。在特定的城中,规模超大的天守一般被称为大天守。除本天守外,附属大量的连接橹,称为附橹。 

天守的构造型式大致分为望楼型和层塔型这两种,但是无法断定是哪一种先出现。在结构上,望楼型和层塔型有所区别,但在外观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分,固定分为复古、略式、仿唐式、八栋造等几种。外观复原和复兴天守均是近代以来重建天守时按照旧式的建筑工艺制造的,虽然在外观上看来和最初的天守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内部构造上还是和当时的施工方法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望楼型,即在主楼的橹上增筑一个小型的瞭望塔的建筑形式。尤以主楼的平橹上加筑望楼和在错层式主楼的二重橹上加筑望楼的形式为多。在主楼的橹上增筑望楼的这种构造虽然使得整个天守的平面性产生了一点歪曲感,但利用逐层而上的建筑结构可以使得整体建筑依然保持规整的矩形。天守的特征之一就是必须带有观察窗,因而其设计结构也就相对工整严谨。关原合战之前修筑的犬山城和丸冈城天守等,屋顶的倾斜角度很大,望楼部分相对较小,这是天守的初期形态;而姬路城天守等关原合战以后修筑的则大多削减了屋顶的倾斜角度,而望楼的观察作用也相对被弱化,这是天守的后期形态。而构造和特殊修饰的部分主要都是以关原合战为时代的分水岭。 

层塔型则出现于关原合战后,作为元和•宽永年间以来的主流建筑模式,和寺院的五重塔式的自上而下的那种设计风格达成了一种统一感。平面的规模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最上层的屋顶直接楔入主屋。但这种天守完全没有观察窗。 

初期和后期的天守在构造上几乎没有区别,随着年代的推移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在调整了平面规模的递减率和最初平面的细节的基础之上,放宽了其他部分的严密的差异管制。三浦正幸和加藤理文将其称为「古式的望楼型」和「典型的层塔型」。 

天守和城池的整体结构类型分为独立式、复合式、连结式、连立式四种。

独立式天守

话说日本城池

复合式天守

话说日本城池

连结式天守

话说日本城池

连立式天守 

话说日本城池

独立式天守:天守单独建筑于城内,多为层塔型。橹以小天守的身份作为附属,虽然和天守有直接的出入口,但依然保持着天守的独立性。德川大阪城、丸冈城、宇和岛城等即为此。 

复合式天守:天守附于橹台。松江城、冈山城、萩城等即为此。 

连结式天守:从天守到多重橹和小天守的过度狭间,类似于碉堡桥,称为渡橹。名古屋城的大天守到小天守之间有土桥(吊桥)连结,熊本城大天守到小天守间有渡橹连结。 

复合连结式:复合式和连接式并存的天守。另,这一结构的天守其附属橹和小天守的数量在两个以上,个别的有多重橹和桥进行连结。附属橹和小天守之间不连结。这一结构也称为复连结式。松本城、广岛城、大洲城等即为此。 

连立式天守:天守和小天守群以及橹群相连结。最复杂最严密的防守形式,建筑物全部被包围在较小的曲轮中。姬路城、松山城、高取城等即为此。

备注 

①台场:幕末时期在欧美列强的炮舰威胁下在日本各地兴起的岸炮炮阵地,但并不局限于海岸线,在高地、关隘、山**通要冲等地多有修筑。 

②桝:通“枡”,酒杯,器皿。【拼音】:[jié] [jie] 

③高丽门:文禄庆长之役期间建造的城门。门柱和横梁收拢在一个大的顶盖下面,类似于药医门的简化版,有助于减少守城方的射击死角。江户时代以后多筑于神社寺庙等处,作为出入口。 

④天下普请:江户幕府向全国大名下达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土木工事的命令,包括城池、河川、道路、基础设施等。 

参考资料 

《标准日汉汉日辞典》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本建筑史基础资料集成一 社殿Ⅰ》 三浦正幸 

《城のつくり方図典》 三浦正幸 

《中世城郭の复原と史料学》 服部英雄

本文来自网络,本文观点不代表知日本立场,知日本仅提供信息展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知日知日
上一篇 7月21日 13:18
下一篇 7月21日 15: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