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image.png

2020年东京奥运会进入一年倒计时。日本各地在各种活动的烘托下营造出了浓浓的奥运气氛,作为东京奥运会关联项目的“文化奥运会”就是其中之一。民间节庆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日本对外展示的重要名片。8月8日,东京艺术剧场里,一场以绘画形式展现日本各地民间节庆的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勾勒出那些身着和服人物的线条,以及渲染出建筑、山水的笔法全是中国水墨,而这些画作的创作者正是著名旅日画家傅益瑶。

用中国水墨展现日本题材并被认定为“文化奥运会”项目、成为日本对外展示的名片,中国画坛巨匠傅抱石之女傅益瑶接受本刊专访时,不仅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看点和创作背后的故事,还谈及了她对父亲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未到浅草却已闻到节日气息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神轿旁边的人在吆喝什么?这孩子笑得好开心!”“快看他,再跑慢一点,恐怕就凑不上热闹了吧”……观众们驻足在本次展览的主画《三社祭》前看得津津有味,画中各个人物仿佛都动了起来,而且上百个人物的神态动作都不一样。远处的建筑强烈地提示着浅草的元素,拥挤热闹的人群仿佛让观众听到了笛鼓喧天的响声。

《三社祭》是傅益瑶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作之一。“我原来也画过三社祭,但这种题材不是画一次就能把握好的。其实就像考试一样,大家都喜欢把最难的题目留到最后,我创作《三社祭》也是这样。虽然有压力,但正因为有了长期的积淀,才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力量,在今年年初完成这幅作品。”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三社祭

起源于江户时代的浅草三社祭是东京最大的传统祭祀庆典活动,被称为江户三大祭祀之一,于每年5月的第三个周五、周六和周日举办,常会吸引超过150万人前来观赏。这段期间,各个街道的上百台神轿和浅草神社的三台凤顶神轿、载着吹笛人和打鼓人的花车、打扮成传统手艺人的歌者和舞者、小朋友抬的小型神轿、日本庙会必有的街边小摊,再加上鼓声、笛声、吆喝声,令整个浅草行人如织,热闹非凡。而这些热闹场面就被傅益瑶用中国水墨独树一帜地定格了。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正如傅益瑶所说,“这次展览既是一次中日节庆绘画展,也是我20多年来以日本民间节庆为题材创作的一个大总结”。画展的另一幅“镇展之作”就是描绘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的14米长卷《端午颂》。画中人物有千人之多,祭祀、赛舟、包米粽、点雄黄、洗浴、扎红绳等元素艺术性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场面宏大的叙事,又有细部生动的描写,完美呈现了端午的文化内涵。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日本味道还靠中国章法

日本民间节庆本是植根于当地的文化现象,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题材,但通过日本画或西洋画法成功展现民间节庆的画作并不多见。作为一个外国人,傅益瑶却成功了。她用两个成语总结经验:一个是“庄周化蝶”,即自己首先要变成节庆的一部分;另一个是“庖丁解牛”,即要对民间节庆非常熟悉,充分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现实场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青森市有一次举行庆典活动,市长邀请我参观并作画。市长给我安排了一个特别好的位子,与他比邻而坐,远观庆典。”傅益瑶讲起她的一次创作经历时说,“可是在这个贵宾席上,我看不清人们的表情,于是索性起身加入了人群。我还买了浴衣和帽子,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虽然跳到脚疼,灵感却来了。”在“玩”中观察和思考是傅益瑶的一贯坚持,“所以不能光看,以为看到了就会画了,而是要亲自参与,感受现场气氛,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场面才会跃然纸上。”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青森ねぶた

虽然是中国画坛巨匠之女,傅益瑶却坦言“从小不喜欢画画,但很喜欢看父亲画画的样子”。从父亲傅抱石那里传承的理念,是她突破空间、人物的限制,成功展现日本节庆的关键所在。

“父亲认为,只有不会画,没有不入画。之所以能将中国水墨画法与日本民间节庆结合,是因为前者讲究意境,后者重视气氛,两者有融合的可能性。民间节庆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中国画的妙处就在于通过意境表现时空的交错。”傅益瑶举例讲解道:“假如我们站在《三社祭》画里的这个角度,是不可能同时看到雷门、五重塔和本堂的,但中国画就可以让它们展现在同一个空间里。这就克服了注重写实和构图的西洋画法的表现瓶颈。”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佐渡の鬼太鼓

《佐渡的鬼太鼓》是展现新潟县佐渡岛节庆的作品。浓重艳丽的日本色块完美重现了节庆中的人物服饰,而中国水墨的笔法与本来难以相融的浓墨重彩显得相得益彰。该作品在金泽的一次展览中,一周内吸引了七八千名日本观众前来观看,还有人甚至来看了两三次。傅益瑶介绍说,这幅作品是中日结合、取长补短的一个典型例子。她讲道:“在给狮子的白色头饰上色时,我用了很浓重的珍珠粉。其他人用珍珠粉会选择涂,但我却一笔‘甩’开,这种水墨画技法的运用让人感觉不到日本画的颜料与中国水墨画结合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助力。金、银等日本画的颜料通过中国画的线条得到有力支撑,画中形象就更加丰满了”。中国水墨“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问起傅益瑶,她的民间节庆作品何以被文化奥运会选中?傅益瑶谦虚地说是幸运。而同时,她还说了一个理由:合拍。“民间节庆的背后凝缩着历史和哲学理念,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成为没有内涵的‘舞蹈’。我的画受欢迎,或许是因为我的画更‘接地气’。”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京都祇園祭 山鉾巡行辻回し

中国水墨定格了日本节庆的传统之美,日本节庆通过中国水墨融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傅益瑶讲道:“我们常说‘一衣带水’。水入一方土,滋润一方地,养育一方人。‘水’即文化之‘水’,在日本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就是民间节庆。以中国水墨呈现的日本传统,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感动。这也说明中国文化蕴含的世界观和美学观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正在越来越多地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中国丹青“走红”日本文化奥运会

海报

本文来自网络,本文观点不代表知日本立场,知日本仅提供信息展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知日知日
上一篇 8月14日 07:41
下一篇 8月14日 07:47

猜你喜欢